Redis内存回收


1.Redis内存回收-过期key处理

Redis之所以性能强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于内存存储。然而单节点的Redis其内存大小不宜过大,会影响持久化或主从同步性能。

惰性删除

做法:不主动删除过期键,每次从数据库访问 key 时,都检测 key 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则删除该 key。

优点:

  • 因为每次访问时,才会检查 key 是否过期,所以此策略只会使用很少的系统资源,因此,惰性删除策略对 CPU 时间最友好。

缺点:

  • 如果一个 key 已经过期,而这个 key 又仍然保留在数据库中,那么只要这个过期 key 一直没有被访问,它所占用的内存就不会释放,造成了一定的内存空间浪费。所以,惰性删除策略对内存不友好。

周期删除

通过一个定时任务,周期性的抽样部分过期的key,然后执行删除。

执行周期有两种:

  • Redis服务初始化函数initServer()中设置定时任务,按照server.hz的频率来执行过期key清理,模式为SLOW
  • Redis的每个事件循环前会调用beforeSleep()函数,执行过期key清理,模式为FAST

优点:

  • 通过限制删除操作执行的时长和频率,来减少删除操作对 CPU 的影响,同时也能删除一部分过期的数据减少了过期键对空间的无效占用。

缺点:

  • 内存清理方面没有定时删除效果好,同时没有惰性删除使用的系统资源少。
  • 难以确定删除操作执行的时长和频率。如果执行的太频繁,定期删除策略变得和定时删除策略一样,对CPU不友好;如果执行的太少,那又和惰性删除一样了,过期 key 占用的内存不会及时得到释放

小总结:

​ RedisKey的TTL记录方式:

  • 在RedisDB中通过一个Dict记录每个Key的TTL时间

​ 过期key的删除策略:

  • 惰性清理:每次查找key时判断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则删除

  • 定期清理:定期抽样部分key,判断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则删除

    定期清理的两种模式:

  • SLOW模式执行频率默认为10,每次不超过25ms

  • FAST模式执行频率不固定,但两次间隔不低于2ms,每次耗时不超过1ms

2.Redis内存回收-内存淘汰策略

内存淘汰:就是当Redis内存使用达到设置的上限时,主动挑选部分key删除以释放更多内存的流程。

淘汰策略

Redis支持8种不同策略来选择要删除的key:

  • noeviction: 不淘汰任何key,但是内存满时不允许写入新数据,默认就是这种策略。
  • volatile-ttl: 对设置了TTL的key,比较key的剩余TTL值,TTL越小越先被淘汰
  • allkeys-random:对全体key ,随机进行淘汰。也就是直接从db->dict中随机挑选
  • volatile-random:对设置了TTL的key ,随机进行淘汰。也就是从db->expires中随机挑选。
  • allkeys-lru: 对全体key,基于LRU算法进行淘汰
  • volatile-lru: 对设置了TTL的key,基于LRU算法进行淘汰
  • allkeys-lfu: 对全体key,基于LFU算法进行淘汰
  • volatile-lfu: 对设置了TTL的key,基于LFI算法进行淘汰
    比较容易混淆的有两个:
    • LRU(Least Recently Used),最少最近使用。用当前时间减去最后一次访问时间,这个值越大则淘汰优先级越高。
    • LFU(Least Frequently Used),最少频率使用。会统计每个key的访问频率,值越小淘汰优先级越高。

Redis 内存淘汰策略共有八种,这八种策略大体分为不进行数据淘汰进行数据淘汰两类策略。

1、不进行数据淘汰的策略

noeviction(Redis3.0之后,默认的内存淘汰策略) :它表示当运行内存超过最大设置内存时,不淘汰任何数据,这时如果有新的数据写入,则会触发 OOM,但是如果没用数据写入的话,只是单纯的查询或者删除操作的话,还是可以正常工作。

2、进行数据淘汰的策略

针对「进行数据淘汰」这一类策略,又可以细分为「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进行淘汰」和「在所有数据范围内进行淘汰」这两类策略。

参考资料:小林coding


  目录